?

“瑤瑤3歲半了,脾氣有些倔,大人的話不怎么聽得進。比如在汽車后排坐的時候,她總喜歡站起來,我跟她說過很多遍:這樣很危險,一剎車就會摔倒。而且站起來會影響爸爸開車的視線。可是我發(fā)現(xiàn)她好像沒聽見一樣,有時候著急了,我會吼兩下,當時有點用,過后就忘記了。不知道該怎么辦?”

講道理孩子不聽,這確實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孩子為什么不喜歡聽道理?

一、這個道理他聽不懂。比如“你站起來會影響爸爸開車的視線”,對于3歲的孩子來說,他很難明白自己的行為和事件的結果之間有什么直接關系,所以他就不會接受這個道理。

二、孩子的自制力差,即使能明白家長的話,也不一定管得住自己。孩子喜歡動來動去,在車上玩,這樣的話,他也不會接受家長的道理。

對于年幼的孩子,除了用講道理的方式之外,家長還可以用其他方式引導孩子。

1. 提示、暗示法

當孩子教育過后,孩子依舊不聽話時,可以這樣提醒:“媽媽相信,聰明的小孩子知道該這么做!”或者用眼神、表情告訴孩子,“我不喜歡你這樣,但我相信你能改正?!奔议L這樣做,能讓孩子感覺自己得到了成人的鼓勵和信任,可以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反而會嘗試控制自己的行為,對自己負責。

2. 在親子閱讀、游戲時引導

家長和孩子進行那個親子閱讀、做游戲的時候,可以趁機讓孩子對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反思”。比如,瑤瑤媽媽和瑤瑤一起閱讀有關汽車的圖畫書時,可以引導瑤瑤,請她說說車里的小動物是怎么坐的,這個做法對不對,一起學一學。下次孩子再出現(xiàn)這個不良行為時,可以用故事“請出來”進行引導。時間久了,良好的習慣漸漸的養(yǎng)成。

【海藍寄語】

一提孩子,給你最初的影響那一定是“哭”。是啊,所以理解孩子哭的原因可以說快速進入孩子的心靈的一大步。尤其是小年齡的孩子,往往是遇事不知道怎么辦,那么很小的一件事都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