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癮少年迷途知返考取武漢大學博士生
從“天才少年”到被老師們判定“今生與大學無緣”,從墮入網(wǎng)絡無法自拔到迷途知返。7月13日,三十而立的彭曉(化名)終于收到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昨日,筆者連線彭曉在宜昌市的家人。
“天才少年”臨時上場拿回奧數(shù)獎狀
“彭曉上小學時,我們基本上沒管他。”彭曉的父親、59歲的彭兆華說,“孩子的童年就應該要過得愉快,家長不要給其太多壓力。所以,我們從沒給他報特長班,也沒另外給他布置作業(yè)。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我甚至會幫他寫。”
在老師和親友眼中,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彭曉是個“天才”。小學語文老師給他的評價是:“長大了可以當作家?!背踔袝r,同學們都稱他“English?boy”。
讀初一時,一名同學因病不能參加奧數(shù)競賽,彭曉在臨時替補出場的情況下,居然戰(zhàn)勝了班上的集訓選手,拿回了獎狀。
染上網(wǎng)癮,每天和父母“打游擊”
1995年,彭曉考上宜昌市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并向媽媽陳新華申請在課余時間“學電腦”。陳新華很高興,每周數(shù)十元“學電腦”費用從不吝惜。直到有一天被老師請到學校,看到兒子已從佼佼者變成班上倒數(shù)一二名,她才知道逃學、撒謊、變著法子要錢上網(wǎng)已成為兒子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甚至提前退休想管住他?!标愋氯A說,“但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他學會了玩絕食、罷課不上學;上學時送他到學校,他中途離校;放學時到學校堵住前門,他從后門溜走;1個月至少玩1次‘離家出走’的把戲,幾天幾宿不回家?!?
被父母“拉扯”進大學
絕望中,陳新華聽取了心理醫(yī)生劉超的建議:“堅持和守候,絕不放棄;適度地采用迂回戰(zhàn)術,適度地妥協(xié)。”為此,陳新華對彭曉立了規(guī)矩:“每周上網(wǎng)不超過3次。周六可以到網(wǎng)吧玩通宵,但要告訴我在哪個網(wǎng)吧,我凌晨2時給你送一次夜宵?!?
高考前夕,彭曉攤了牌:“媽媽,我不可能考上大學?!标愋氯A只覺五雷轟頂,那時距高考只有1個月時間。父親彭兆華干脆回了家,一天24小時守著他。最終,他考取三峽大學。
10年后“醒”了要讀書
進入大學后,彭曉的網(wǎng)癮并沒有斷。
彭曉“混”到本科畢業(yè)后,父親干脆由堵變疏,安排他進電腦城工作。2005年——染上網(wǎng)癮10年后,彭曉自學程序員課程,通過考試,拿到軟件設計師(高級程序員)證書。此時,他第一次告訴媽媽:“我還想讀書,我覺得知識不夠用?!?
父母鼓勵他考研究生。2007年,他考取三峽大學碩士研究生。3年后,他又以超過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初試錄取線38分的成績,考取武大博士生。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長?!迸碚兹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