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大科普 同為牛肉叫法大不同
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一個姓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 的地方,都發(fā)出皮骨相離聲,進刀時發(fā)出(讀‘huo’)地響聲,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又合乎(堯時)《經(jīng)首》樂曲的節(jié)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么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廚師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規(guī)律,這已經(jīng)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到的)沒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見一樣)。三年之后,(見到的是牛的內(nèi)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F(xiàn)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jié)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jīng)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lián)Q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xiàn)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shù)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牛身上的骨節(jié)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沒有厚度,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那么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即使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里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jīng)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huán)顧,為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來?!?/p>
梁惠王說:“好??!我聽了你的話,學到了養(yǎng)生之道啊?!?/p>
庖丁眼里的牛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牛的前軀各部分的肉分別叫做:
1. neck 頸肉
2. chuck 近頸里脊肉
3. brisket 牛胸肉
4. shoulder 牛肩峰
5. shin 牛脛骨
6. hump 牛隆肉
牛的后腿及臀部(hindquarter)各部分的肉分別叫做:
7. cap of cube roll 沙朗蓋
8. cube roll 里脊(沙朗)
9. German Trim Striplon 后脊肉
10. rump cover 臀上部肉
11. tenderloin chain on 腰內(nèi)肉
12. rump tail on 三角肉
13. thin flank 牛脯肉
14. topside cap on 牛腿肉
15. eyeround skin on 眼肉
16. flank boneless 無骨牛腩
17. tail of rump 牛尾
18. flat uk trim 平底肉
19. flank steak 牛腩排
20. knuckle 肘
21. shank 腿肉
- 相關熱點:
- 考研英語作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