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專訪:昂立外語學院院長鄭峻華
和陸川同校
安:您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是怎么樣學外語的?
鄭:都是一些很笨的辦法。因為條件所限,那個時候沒什么東西,象我們今天的MP3、網(wǎng)絡資源等。不過90年到94年我讀大學時,我們學校一直都有號稱"華東最大的外語片庫",那個時候90到94年整整一層圖書館都是外文電影錄象。這在當時的中國也沒幾個。它確實有它的優(yōu)勢,因為大使館有職責要為我們學校提供這些東西,這個是個很好的資源,但是我們沒有外教,我們的生活很枯燥,非??贪澹敃r我是恨之入骨,這是對人性最大的羞恥和侮辱。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不是這樣學,還學不到今天這個水平。我的大學有著英語學習的良好傳統(tǒng),一個大學就是師弟師妹看到師哥師姐怎么樣的,然后就景仰、學習,這就是傳統(tǒng)的重要方面。這點讓我非常遺憾今天的大學城,大學城是一種割裂,一年級學生都到那邊去,他們和他們的師兄師姐,大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多少是處于割裂狀態(tài)。我讀大學的時候,特別崇拜我們的師兄師姐,因為他們英語發(fā)音很漂亮,英語節(jié)主持人上來一聽覺得自己差太遠了。還有一個就是他們的英語節(jié)目,極其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包括我的師兄陸川,就是《尋槍》和《可可西里》的導演,他設計和指導的英語節(jié)目非常優(yōu)秀。
安:他是學外語的?
鄭:對。他比我高一屆。當時只要他導演的節(jié)目一開始演,那底下就是站起來鼓掌,他是極有創(chuàng)意的一個人。我當時覺得:I'm so proud to sit here and there're so many great people to follow所以這點來說就是種感染。盡管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并不好。
安:他比你大幾屆?
鄭:比我高一屆。當時是我們大學時很崇拜的一個偶像。我們那個時候有很多傳統(tǒng),都是代代相承的。比如說我經(jīng)常跟我的學生聊的,我的老師們在五十年代學外語,那時候錄音機都是很稀奇的,幾個大錄音機排成一排在那放,全班二十幾個同學圍著這個機器一起來跟讀,發(fā)音,但他們當中出來了很多優(yōu)秀的外語人才。
安:那個時候聽的是什么?
鄭: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背一段暫停一段,全班同學跟著念,然后慢慢發(fā)展到大的四喇叭,像我的老師也有八十年代的大學生,他們說有個哥們胳膊的力量特別粗,后來做了翻譯到北京去了。他是四川人,入學的時候發(fā)音不是特別的出色。四川人的特點,l n不分,他就是肩上扛著大喇叭,那個很重,正在播VOA,室內聽不見信號,當時就那么扛著收音機在操場轉悠。就這練出一口漂亮的英語。
安:像他一樣的人有其他的嗎?
鄭:有的,大有人在。當時大家說上了大學都練了一把的好力氣。
安:會不會左右的不平衡?
鄭:那不會,你可以換胳膊。所以說這個就是我們的榜樣,因為到我們那個時候就好多了,短波都有,很多東西都有。甚至有些同學有錢,從國外帶回來數(shù)字式短波收音機。大家力爭學到惟妙惟肖,所以這是我們學校一直的傳統(tǒng)。我最近回到南京的母校,還是這樣一個傳統(tǒng)一直在保持。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所以我pity the students who are from so-called the town of universities,我覺得我很遺憾,我覺得大學城多少割裂了這樣一個傳統(tǒng),因為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都有自己很寶貴的東西。我記得有個同學在BBS上寫過一句話,沒有麗娃河的華師大,還是那個華師大嗎。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學校有氣和脈在里面,大家覺得很奇怪這個學校沒有外教,語音好的學生大有人在。所以現(xiàn)在有些方式我不是那么理解,要花很高的代價花很多學費就能學好英語嗎?我見過很多嫁給美國人的中國女人,英語就那樣,她更好了,每天跟美國丈夫講英語,英語還是一塌糊涂。對于這種沒有語法可言。為什么要去花大量的金錢代價去,your efforts can't be replaced by money我覺得你真正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完全是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