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2000本書是怎樣一種感覺?
如果你比較了解投資界,或是關注中國的商業(yè)新聞,那你應該很熟悉一個名字。
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他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投資人(investor),也是軟銀集團的董事長(chairman)以及總裁(president)
他,以及他的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投資人,早在1999年就投入了2000萬美元。
之后,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孫正義一躍成為日本的首富。
對,你沒看錯,是日本首富。
不少人剛聽說他的時候都以為是個中國人,畢竟他姓孫。
但他其實是個韓裔的日本人,不過整個家族的祖籍是浙江。
這一點有些讓人犯迷糊。
關于孫正義,有個廣為流傳的傳說,那就是他一年能讀2000本書,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天5.48本。
這個事情其實得說明一下啦。
他確實曾經(jīng)有一年看了2000本書,但那是因為他23歲時得肝病住院了,需要在醫(yī)院休養(yǎng)兩年。
住院那段時間他什么也干不了,只能看書,不過這些書大多都只是看個大概,并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他這一輩子也只干過這么一次,從那以后再也沒有這樣密集地看書。
比起這個事,孫正義的其他一些逸聞或許更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不少人可能都知道,孫正義畢業(yè)于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其實不怎么好。
有一次考試,他對考官說:如果這個卷子是日語的,他肯定都會,所以他要求允許用字典,而且如果用字典的話肯定會耽誤時間,所以還要延長考試時間。
這直接把考官給搞蒙了,考官只好一級一級打電話請示,最終請示到了州長那里。
最后州長同意了孫正義的要求,而孫正義也因此順利通過了考試。
另外,關于他獲得日本國籍,也有一些值得講的事。
孫正義從美國留學歸日之后,才正式加入日本國籍,他在辦理入籍手續(xù)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日本的法律規(guī)定,選擇名字的時候只能選擇資料庫里已經(jīng)存在的姓氏。
而日本的資料庫里并沒有“孫”這個姓氏,所以工作人員建議他改名。
但孫正義并不愿意改,于是就先回去了。
幾天之后,孫正義的太太大野優(yōu)美去了戶籍管理處,說要改名字。
原來,雖然日本不允許選擇資料庫里沒有的姓氏,但是允許把自己的姓氏改成資料庫里沒有的。
于是,孫正義就用這個辦法保留了自己的原名,還給日本創(chuàng)造了“孫”這個姓氏。
這就是孫正義的行事風格,素來都是這么“結果導向”(result-oriented)
只要是他覺得應該追求的目標,他就會想盡各種可能的辦法去爭取。
即使別人覺得他的做法太出格,他也不在乎。
因為,如果沒有結果,所有的過程都是白搭。
或許,他之所以能成為如此成功的投資者,也是因為如此吧。
?
OK,來講講今天的詞?orient
它是個動詞,意思是“導向”、“弄清方向”,也可以引申為“使……適應”。
我們經(jīng)常用到它的過去分詞?oriented,表示“……導向的”,例如?result-oriented?就是“結果導向”、“注重結果”的。
?
那么,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