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李大釗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翻譯關(guān)鍵詞:雄健

句子:歷史的道路,不會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譯文: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never smooth.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nothing short of a heroic spirit can help surmount them.(《英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
?

翻譯筆記:
“雄健”,這個詞看上去就挺有那個時代的特色啊,現(xiàn)在好像也不常這么說嘛,不過意思好理解。估計做翻譯的話,第一個涌上心頭的就是strong、tough之類的詞吧,所以說不管單詞背了多少,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還是那些最最最常見的基本詞匯。不過,strong用在這里稍嫌普通,語氣上氣勢不足;tough比較好,正好有固定說法:When it's tough, do it tough.迎難而上。只是tough一般不用來修飾spirit,這里的“雄健精神”突顯的也不夠完整,何況單就語義來說,“雄健”比tough更多了一層積極向上的勇猛味道。When it's tough, do it tough.這個句子還是很有好的,留著備用。

看一下張培基先生的翻譯,他用了一個heroic。hero這個詞經(jīng)常用到,不過它的形容詞形式heroic,我們平時不大能想到去用,看來一些常見詞還是要順帶連同它們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反義詞等各種形式一起記憶。heroic其實是“英雄的,有英雄氣概的”,這里一用,氣勢就出來了,相比之下什么strong、tough、甚至brave、courageous、fearless、bold這一類表示“勇敢”的詞,都有些相形見絀。

一般表示“勇猛、勇敢、無畏”的單詞有:courageous,fearless,bold,daring,undaunted……大家如果覺得這些詞都不足以突出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就可以用這個heroic了。

再來看一下這個句子其他地方的翻譯吧:

道路:course——這里“歷史的道路”最好不要用什么path、way之類的詞語,course大氣一點,什么“歷史的道路、命運的道路、人生的路途”一類,都可以用course

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不要被這里的“境界”迷住了眼哦,中文中的“境界”其實幾乎找不到對等的翻譯,不過好在李大釗先生這里并沒有使用“境界”一詞的真正含義,這里有些等同于“環(huán)境、狀態(tài)”。“走到”,這個“走”的主語是什么?難道我們還得添譯一個人作為主語么?太麻煩了,第一個句子的主語既然是the course of history,后面就不需要再換主語了,這句話我們改造成“歷史的道路上常有艱難險阻”,結(jié)構(gòu)換一換,翻譯起來就順手啦。譯文中beset一詞可能有點陌生,沒關(guān)系,不知道這個詞,我們也可以用scatter,或者strew。記得平時整理一下表示這種“灑滿、布滿、分布”之類意思的詞語吧,那么翻譯的時候就有得挑啦。

沖過去——第一反應(yīng)可能是rush,這里同樣不要被中文字面所誤導,既然前面我們用了difficulties,就應(yīng)該想到有固定詞組例如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莫名其妙出來一個rush,還不如用break through更加合適一點。不過張培基先生的譯文選了一個比overcome更高級的詞:surmount,從構(gòu)詞上看,sur高過+mount山峰,這個詞有“高過、登頂、克服”的意思,同樣,我們要記住的不僅這一個詞,還有它的其他形式:insurmountable,無法克服的,不可超越的。

nothing short of——意為nothing less than
?


總結(jié):

:勇猛,雄健

2.歷史的道路: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 course i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nt:surmount the difficulties/insurmountable:insurmountable difficulties

2010年口譯備考小組啟動>>

(本文由滬江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某蕉的私家翻譯筆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