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中吃的中國菜都是什么鬼東西?
近年來,美劇中帶有中國元素的情節(jié)越來越多,讓我們在看美劇的同時,也倍感親切。上一期英語君八了八歪果仁在美劇中說中文的素(笑)材(料)~今天一起看看在米國受歡迎的咱們大中華的美食是哪些~
1. 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Governor Tso's Chicken)
《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對生活的規(guī)律性要求極為苛刻,七天的飲食基本固定,其中左宗棠雞塊也是他們必備中餐美食,固定在周六,周六是他們的中餐日。
他們的晚餐也是有固定搭配的:四川宮中餐(陳皮雞柳,西蘭花要切丁,黑米飯不要白米飯,韓國芥末醬,低鹽醬油)。
如果是去店里吃,順序為——開胃菜:蒸餃,主菜:左宗棠雞,芥蘭牛肉,龍汁蝦仁,主食:雜菜撈面
耳朵大愛的這道左宗棠雞,說實話英語君表示沒吃過也沒聽過。實物么~長這樣:
這道菜據(jù)說最早源自中國臺灣的臺北彭園餐廳,彭長貴后來把彭園餐廳開到了美國曼哈頓。貝聿銘請基辛格在彭園餐廳吃了這道“左宗棠雞”,后者由此愛上了這道菜,由于當時基辛格是美國國務(wù)卿,出于安全考慮,每次去吃都需要清場。這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guān)注,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道后,左宗棠雞就此在美國家喻戶曉,結(jié)果全美多家中餐館的菜單上都出現(xiàn)了左宗棠雞。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李競(Jennifer Lee)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里專門提到,她在湖南多地采訪,當?shù)厝硕颊f從未聽聞湘菜里有一道名叫“左宗棠雞”的菜肴。而彭長貴從李競口中得知,目前美國餐館里賣的左宗棠雞基本都是甜味的,他也感覺不可思議,因為他認為湖南菜不該是甜的。
2. 陳皮雞(Tangerine Chicken/Orange Chicken)
陳皮雞是Sheldon的最愛,因為曾懷疑四川飯館的陳皮用料有問題,謝耳朵學霸還特地學了中文,去和中餐館老板對峙。
不過,咱們的留學生表示,在美帝吃到的陳皮雞和中國川菜中的陳皮雞完全兩個概念好嗎!以及Sheldon所糾結(jié)的陳皮雞香橙雞什么的其實都差不多嘛,大概就是糖醋味兒的炸雞塊:
3. 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
《老友記》(Friends)第一季第11集中,Chandler性感的母親在電視上接受采訪時說“我喜歡吃宮保雞丁”。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四個宅男們是雷打不動的中餐愛好者,偏執(zhí)狂人Sheldon甚至為了Lenard擅自換了一家賣宮保雞丁的中餐廳而離家出走。
《丑女貝蒂》(Ugly Betty)第一季第3集中,Daniel說了一句“這是宮保雞丁嗎?”
宮保雞丁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中餐,美劇中必不可少的中國菜~
4. 幸運餅干(Fortune Cookie)
“幸運餅干”是美劇中最常見到的美式中餐食品。但很顯然咱們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中國貨,聽說有不少在美國小伙伴們被問過“在中國有幸運餅干嗎?”之類的問題,老尷尬了,這名義上中國菜的食物,不好意思根本沒聽過好伐~
那這幸運餅干是怎么上了中餐菜單的呢?
有種說法是,“幸運餅干”源自日本占卜文化中的“辻占煎餅”,大致在19世紀末由日本移民帶到美國?!岸?zhàn)”中,原本由日裔美國人主導的“幸運餅干”生意,逐漸轉(zhuǎn)移到華裔手上。幸運餅干在美國文化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標志性符號,并出現(xiàn)很多衍生品。如幸運餅干型珠寶、幸運餅干型神秘預言球、銀盤幸運餅干等。
一直很好奇,紙條是怎么放進餅干里的,后來才知道,烤好餅后,要立即取出烤箱后迅速用抹刀把它們倒著放到木質(zhì)案板上,迅速將寫好的紙條放在餅上靠中心的位置,然后將餅對折起來。必須趁熱,否則就不能折。
電影《辣媽辣妹》講原本互相不理解的兩母女,吃“幸運餅干”時被施了魔法互換靈魂,后來才真正的“感同身受”,了解了對方的煩惱,也欣賞到了對方的優(yōu)點,最后又去吃餅干,魔法解除,各回各體,happy ending!
電影《結(jié)婚大作戰(zhàn)》中女主男友把求婚鉆戒放到了她的幸運餅干中。這種求婚的方式很有創(chuàng)意,也很浪漫。但俺不得不說,對于吃貨來說,此種求婚方式有風險,搞不好喜劇變鬧劇,戒指被吞,可不是鬧著玩的。
然后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凡是中餐外賣,盒子必然是這樣:
難道美劇中的中餐都是這一家餐館贊助的?什么餐館這么壕?
從《老友記》開始:
到現(xiàn)在:
其實,這個外賣盒也是很有歷史的,這些中餐外賣盒英文名叫Oyster pail(牡蠣桶)。能攻下美劇,并不是因為它背后有多會砸錢打廣告的金主,只是因為整個美利堅的中餐館都在用。
故事要從一個世紀前說起了。這個紙折成的桶呢,原本是設(shè)計用來裝牡蠣(生蠔)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會,美國盛產(chǎn)牡蠣,由于價格不貴,很快它們躺在了千千萬萬美國人的餐桌上。據(jù)說當時是中國人拿紙隨手折折,用來裝牡蠣的~這個據(jù)說已難辨真假。
不過呢,這個盒子還是一項專利,1894年F.W.Wilcox同學發(fā)明的出來的:
后來牡蠣價格上漲,這盒子已經(jīng)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中國的一個餐館老板偶然發(fā)現(xiàn)這盒子用來裝外賣還是很不錯的,就這樣慢慢的,牡蠣桶完成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完美轉(zhuǎn)型。
即使轉(zhuǎn)型了,牡蠣桶也依舊很寡淡。直到1970年代,制造這些牡蠣桶的Fold-Pak公司找來了一個平面設(shè)計師,他大筆一揮,才賦予了中餐外賣盒今天風情萬種的模樣。
這座塔是南京大報恩寺里的五彩琉璃塔(又稱瓷塔)。聽著有點陌生,但這座塔其實響當當。它跟長城一起入選“世界中古七大奇跡”,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方人眼里,它的名氣比長城要大得多。但可惜今天看不到了,因為這座瓷塔已經(jīng)在1856年太平天國時期不幸被毀。
經(jīng)過轉(zhuǎn)型加改良,現(xiàn)在的中餐外賣盒現(xiàn)在的中餐外賣盒不僅承繼了當時防漏的好效果,在隔熱保溫和密封方面更出色,還加上了一根鐵絲把手,方便攜帶,儼然成為外賣界的一哥。
最后的忠告:這些所謂的中餐,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英語君聽到小伙伴們的反饋都是“呵呵”二字……
不過,歡迎吃過的小伙伴們分享吃后感哦,這些留洋的中餐是不是到底是啥口味的呢?
聲明:本文系滬江英語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